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浦北三合镇生态种养合作社播撒致富种子

2014-08-15 15:13:47 来源: 北部湾晨报 作者:李鹏钧

    “我们的工钱都是按天来算的,每天最少有60元,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干。”说这话的妇女姓马,像她一样的人还有18个。在浦北县三合镇赵坪村委层层山峦背后,有一个由一群农村妇女组成的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她们每天在地里辛勤地耕作,播撒着致富的种子,撬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马大姐告诉记者,她家就是赵坪村的,韭菜基地有部分土地就是借助她家。村里很多村民外出务工,以前许多土地被闲置,现在每天都在合作社里干活,既有不菲的收入,也能够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基地里有韭菜、水葵、黄秋葵、南瓜等,生产的韭菜全部被灵山的超市抢购完,一些南宁等地的客商来订购,由于生产数量有限,只能遗憾而回。”黄姐告诉记者,去年6月注册成立了黄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态种植走上轨道后,逐步推动特色养蜂、养蛇等养殖。记者走进位于赵坪村委六梗垌的黄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韭菜基地,看见妇女们正半蹲着在菜地上忙着收割韭菜。

  

    黄姐叫黄玉娟,是钦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经营着数家公司,看到农村大片土地被闲置荒芜很是揪心,就想着如何充分把这些闲地利用起来,在到外地考察后,决定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去年在三合镇租下数百亩被群众闲置的耕地,带领一群女同胞成立了黄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一些敢于吃螃蟹的妇女,纷纷加入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在一年多时间,就有18名妇女加入到合作社中。“韭菜产量高、易生长、无病害、价格好,唯一缺点就是对生长的环境和土质很是挑剔,整个三合镇在许多地方试种,效果不理想,就是这一片的数十亩可以种植韭菜,其他的都不理想。”黄姐说,从播种移植到第一次收割,只需半年时间,一次播种移植,可以生长4.5年,每年可以收割15批次左右,亩产最低也有1万多公斤,产量高的有1—2万公斤,以保底价每公斤2元来算,一亩也有2万元以上的产值。

  

    在黄姐的带领下,目前已经有十几户农户发展蔬菜种植,规模也达到50亩,由合作社负责帮助农户销售,解决农户销售问题。

  

    短短一年时间,在她的带领下,三合镇农业特色种养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在合作社的菜基地里,每天都有数十名妇女在地里干活,把原生态的蔬菜,从山峦层层叠嶂中破蛹而出,走进城市的超市,走上餐桌。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