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精准定位产业发展 桑蚕产业带动脱贫增收

2019-11-06 09:29:26 来源: 广西乡村振兴网 作者:陈思羽 覃鸿图 胡瑞阳

    破茧成蝶,是指重获新生,走出困境,但养蚕人并不希望桑蚕破茧而出。“一旦桑蚕破茧而出,这意味着这个蚕茧就没有价值了。”10月30日,马山县金钗镇乐江社区那鸡屯康鑫种桑养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黄立明跟前来开展“脱贫攻坚看南宁”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说。

 

    金钗镇以石山和平缓的丘陵为主,山多地少,位于红水河南岸,这为发展种桑养蚕提供了优厚的自然条件。“我们种桑养蚕虽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都是各家各户分散种养。”黄立明说。那鸡屯种桑养蚕分散经营,形不成产业优势,这也影响当地村民的增收。



 

    2017年,黄江梅、黄立明等人发动那鸡屯村民以资金或土地入股的形式,创建了康鑫种桑养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工业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种桑养蚕,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合作社成立第二年,产茧36吨,经济效益达到200万元。

 

    该合作社从育蚕种到采桑、养蚕、收茧各个环节的用工均优先聘用屯里的贫困户。“‘全屯户户当股东,贫困群众当员工’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让我们村民参加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黄立明说,投产至今,在种桑、采桑、基地建设等方面已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50余人次,户均增收1500元。

 

    在合作社的蚕房里,温度略微高于室外温度,补湿器正喷出湿气,那鸡屯贫困户黄荣花正把切碎的桑叶均匀撒在装有小蚕的器皿里。“小蚕每天要喂养三次,室内温度过低会导致小蚕生长缓慢……”黄荣花从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已经在这里工作,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小蚕在生长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之前,由于丈夫在外打工,她不得不在家一边在家做农活,一边照顾老人和小孩。“在这里做工,收入比以前高了。”黄荣花说,以前依靠种田、种玉米、养牛等,几乎没有收入,但现在每个月能有25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

 

    合作社的创建,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而且充分最大化使用当地劳动力资源。那鸡屯的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屯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以及儿童。“村民们来参加合作社里工作,并没有年龄限制,只要能做得动就给他们做。”黄立明说,合作社有非贫困人口的社员77人。在烘干房里,即将年满73岁的蓝月新还能手疾眼快地挑拣蚕茧,每个月还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计划,黄立明说,合作社将不断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延伸产业链条,解决更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镇域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面对“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自然条件,马山县结合独特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对全县11个乡镇产业发展进行精准定位,黑山羊、里当土鸡、旱藕粉、金银花等特色产业覆盖率已达到94.13%。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