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荔浦市荔城镇桥富村太秋甜柿育苗基地,苗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忙于管护果苗,并将一批批长势喜人的苗木装车外销。喜悦之情既洋溢在苗农脸上,也弥漫在田间地头。
太秋甜柿苗木种植是广西特色水果产业科技先锋队成果转化基地的项目,占地30多亩。该基地在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的指导下,重点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期间,研究院为基地提供品种选择、土地改造、树苗嫁接等专业技术指导。与普通柿子不同,太秋甜柿是典型的完全甜柿,风味独特,口感脆嫩汁多,有哈密瓜、酥梨的风味,深受市场青睐。
广西特色水果产业科技先锋队成果转化基地负责人 韦玉友:“之所以选择种植太秋甜柿,一个是它属于早熟品种,最佳的采摘期是中秋、国庆两节,大家消费的意愿比较高。另外是它好管理,不需要配授粉树,管理相对粗放,但效益非常不错。”
基地负责人韦玉友有着多年的苗木生产销售经验。考虑到市场行情因素,他秉持“转型不转行,提档不断档”的发展理念,引入新品种,规模化培育,通过企业示范带领农户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有效带动了当地苗木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韦玉友:“目前,基地的太秋甜柿苗的种植面积已扩至30多亩,年培育太秋甜柿苗大概10万株左右。主要销往云南、贵州、浙江等地,出货量每年大概是在8万株左右,年销售额超过90万元。”
该基地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速盘活当地闲置土地资源,不仅让基地“柿”业红红火火,也让周边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在基地务工挣“薪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双增收”。
务工村民何阿姨 :“我住在这附近,每天都在这干活,赚点生活费。”
近年来,荔浦市把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列入《荔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将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六大重点农林产业之一,在园区建设、主体培育、品牌创建、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推动花卉苗木产业蓬勃发展。据统计,荔浦市年产花卉苗木约15亿株,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近6万人。